对话投资大咖:今年行情会更好吗?一级市场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?

作者:吴梅梅封面图由文心一格生成在近期IT桔子举办的2023桔说·创投大会上,我们围绕一级市场的信心、人民币投资VS美元投资、未来具有潜力的行业和赛道等几个宏观问题,分别对话了顺为资本执行董事汪若凡、汇芯投资合伙人成妙绮。

两位嘉宾在现场活动中都有精彩的输出,现将对话的核心内容整理成文,如下:投资人对今年的一…

作者:吴梅梅

封面图由文心一格生成

*来源于《2022-2023中国新经济创业投资分析报告》,文末有获取方式

近十年来,医疗、硬科技领域一级市场融资交易在整体中的占比稳步提升,从最初的为9%、7%,进一步上升到了22%、28%;可以看出,这两大大赛道是比较长期的趋势,并且上升感明显。

其中,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,医疗投资占比迅速提升,且占比高于硬科技;到2022年,硬科技的投资热度(占比28%)远远高于医疗领域(19%)。

IT桔子:从近十年的投资形势来看,哪些行业存在着虚火、泡沫,哪类行业可潜心深耕?

汪若凡丨顺为资本: 无无论硬科技、企业服务、消费零售,还是其他领域,我觉得每一个行业,都会在某些年份因为一些外部催化因素,出现资本过热的情况,让大家觉得这个行业可能存在虚火、泡沫。

比如,2021年大热的消费和企业服务,因为美股的放水、在二级市场的反推,使得这些SaaS公司、消费品公司的估值蹿升;而这几年,国家对硬科技以及退出通道的支持特别热烈,它也反向地推动了整个行业出现一定的虚火和泡沫。

每一个行业其实都值得潜心深耕、做深做透、做到最扎实——刚刚列举的这几个行业中,纵观所有的交易所,包括A股、美股、港股,每一个交易所都会有这些领域中生存长达10年、20年以上的好公司存在。

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分两面来看的:每一个行业它都有它出现泡沫的时间点,但是如果真的有好的创业者愿意去深耕这些行业,那就都是好的赛道。

成妙绮丨汇芯投资:我觉得一级市场的投资有点像啤酒,如果一点泡沫都没有的话,啤酒也是很难喝

所以我会觉得,有泡沫比较正常。

2022年算是一个资本寒冬,各个细分赛道的投资金额和投资数量有大幅度的降低。

所以,在去年资本市场那么不景气的情况下,我会认为除了个别细分赛道外,整体的投资泡沫还是处在低位。

我们认为高科技至少在未来还可以有十年的黄金投资期。

为什么呢?因为未来的十年仍然是我们国家和本土企业力争上游,摆脱国外各种封锁和束缚的关键时期。

所以,只要是有助于我国整体竞争力发展,有助于我国实现自主供应链安全的细分赛道,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;而硬科技就是其中的关键环节。

我们认为,硬科技的投资机会主要有这两种类型:

第一种是赶超型,也就是国内企业对标全球最领先企业的追赶和超越。

过去十年,中国的硬科技企业已经在不少领域实现了赶超;但是我们还没有攻克的难关数量更多,攻克难度也更大。

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,只要有哪一个细分领域我们还没有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,那就还有投资机会。

第二种是引领型的投资机会。

在少部分重要的技术前沿领域,中国的企业跟海外最优秀的竞争对手之间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,甚至我们可能还具备局部优势。

而这种引领型的投资机会未来会越来越多,相应地带来的投资回报也将超过赶超型的投资机会。

机构看好哪些方向,会比去年出手更活跃吗?  

IT桔子:2023年您重点关注的投资赛道是什么?以及按照目前的节奏,您预计今年自家机构投资出手数量会更活跃吗?

汪若凡丨顺为资本: 顺为不同的团队在关注不同的赛道,例如:深度科技、智能制造、企业服务、新能源汽车生态、互联网+、消费、出海等等。

我的团队主要看消费、出海、企业服务,所以还将延续这个大方向。

具体展开来讲,在大消费领域,我们今年看出海、跨境会更多一些,也会更关注有科技属性和高端制造的消费供应链;企业服务领域将更关注信创(注: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)带来的国产软件替代的机会等等。

按照目前的投资节奏,从结果上很难说今年会不会出手更加频繁。

但是,从感受上来谈,大家的积极度与信心肯定会比去年更高涨;而且经过了2022年的调整,创业公司自身的实力也会比以往更强。

所以,去年是帮助投资人和创业者磨练内功的一年,大家都会比较期待2023年的表现。

今年,从我个人来说的话,我会额外关注的赛道是碳中和。

因为我认为现在碳中和、碳达峰是一个国家级的战略,这是未来二三十年比较确定性的、可持续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机会。

为什么我们这么考虑呢?

首先,碳中和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的测算,到2060年新增气候投资的规模将达到139万亿元,平均每年是3.5万亿元。

在碳中和市场,已经有像宁德时代、比亚迪和隆基股份这样的千亿、万亿级的公司出现。

未来有机会在这里出现更多的碳中和巨头。

其次,中国的碳中和战略具备长期性和坚定性,因为碳中和战略是综合考虑了环境需求、国家安全、经济考量之后的必然选择。

从环境需求的层面来考虑,碳中和、ESG已经成为了全球的共识。

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始控制碳排放,未来将会面临比较严重的生态灾难。

但是,对中国来说,要实现碳中和的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

因为我们当前每年的碳排放大概有100亿吨,约占全球总碳排放量的30%。

从国家安全的层面来考虑,碳中和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。

我们当前的能源进口依存度还特别高,202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了73%。

我们推行碳中和,可以倒逼中国企业去优化、调整我们的能源结构,减少对外的能源依赖。

从现实的经济层面考虑,碳中和是保障我国产品全球竞争力的刚需。

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将陆续开始碳关税的征收,欧盟是其中行动最快

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,如果我们的碳排放不能降到合理的水平,那我们的产品出口时将不得不缴纳特别重的碳关税,由此会大大降低我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。

因此,碳减排、碳中和是我国的必经之路。

最后,中国推行碳中和有先天的优势和产业基础。

碳中和有不少领域都是先进制造驱动型的产业,中国在这些相关领域占据了领先优势,比如清洁能源领域,我国在光伏、风电、水电、核能发电上都是属于全球领先的;而在能源利用领域,我国的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也具备全球的优势。

所以,碳中和领域会出现大量的好投资机会。

关于作者: 世界杯预选赛

为您推荐